疫苗最新消息 中疾控:疫情低水平波浪式流行 患者绝大部分为轻症

时间:2023-05-29 18:08:54 来源:互联网

中疾控:疫情低水平波浪式流行 患者绝大部分为轻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今年2月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态势。疫情监测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有所上升,5月中旬开始进入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王丽萍同时表示,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虽有增加,但整体数量远低于上一轮疫情流行高峰时发热门诊就诊量,就诊患者绝大部分为轻症。“专家结合多渠道监测数据研判认为,由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全国整体疫情态势平稳可控,对医疗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影响较小。”王丽萍说。

在新冠疫苗的生产上,各国企业表现出极高的生产效率。灭活疫苗是传统的疫苗技术,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最大特点是安全性高、可及性好、有效性明确。腺病毒载体疫苗,其特点是除体液免疫外可诱导良好的细胞免疫,生产成本低。mRNA疫苗的特点为研发周期短,免疫原性较好。重组蛋白疫苗特点是免疫原性好,生产成本低。

中国疫苗厂商的收入也同样值得关注。根据今年上半年企业公布的业绩报告,2021年全年,科兴生物实现收入193.75亿美元,净利润144.58亿美元;康希诺、智飞生物收入也都受到新冠疫苗业务的提振。

据介绍,目前预约的“吸入式”新冠疫苗实施免费接种,仅针对18岁以上人群,且为加强免疫接种,需已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包括北生、科兴、武生疫苗)或康希诺重组新冠疫苗后满6个月。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市民目前仅需接种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据悉,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剂型与灭活疫苗序贯加强免疫可以显著增强免疫应答。

根据以往政府采购免疫规划疫苗的减半规律,每剂100元,粗略计算,未来新冠疫苗市场将在2000亿元左右。目前,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尚未停止。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也已接近中期数据揭盲,面临上市可能。

其次,处于临床三期临床试验的还有康希诺、智飞、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二期的选手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泰生物、复星医药等;一期临床试验选手为三叶草、沃森、艾棣维欣、万泰等。

从眼下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来看,2022年新冠疫苗市场在加强针时代会出现分化,高保护率新冠疫苗仍有强劲的市场需求。

随着疫苗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我国疫苗种类将更加丰富、防御效果更显著。海外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率较低,或成为我国疫苗企业重点输出地区。

未来,新冠疫苗企业持续研发输出加强疫苗,服务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可兼顾对海外新增量市场的开拓。未来,mRAN疫苗将成为各国的研发重点。我国也将在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等共同推动下,实现技术突破,将其大规模应用到序贯接种之中,增强国民对于持续变异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目前纵观全球,疫苗分配结构性失衡,低收入国家疫苗覆盖率 较低,及新兴国家因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疫苗接种需求亦在不断增加,疫苗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可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疫苗行业 2021-2025 年将持续以17.3%的复合年增长率不断发展,预计 2031 年国内疫苗市场份额将占据全球市场份 额的 43%。

疫苗最新消息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新冠疫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2020年1月30日新冠被列入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卫事件起,已经过去了3年多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因为新冠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新冠病毒已经并将继续广泛传播和演变,但它不再是不寻常或意外的事件,现在是时候将新冠作为一个持续的健康问题进行长期管理了。针对新冠的长期管理,世卫组织也给各国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做好未来突发事件准备、继续支持疫苗研发并把疫苗列入重点接种计划、汇总监测数据变化等。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5月5日宣布,3年来导致近8亿人患病或死亡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据英国路透社报道,谭德塞当天宣布,该机构正在降低对新冠疫情的警戒级别。不过,他对这种疾病的持续威胁发出了警告。5月1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宣布,美国将在5月11日取消对国际航空旅客的新冠疫苗接种要求。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新冠肺炎已夺去690多万人的生命,影响了超过7.65亿人的健康。真实数字可能要高得多。自今年1月以来,全球新冠肺炎死亡人数下降了95%,但上个月,全球仍有1.6万人死于该疾病。危险挥之不去,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这种大流行病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谭德塞5日表示,检测和追踪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减少,追踪新冠病毒的已知变种和发现新变种更加困难。

我国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技术路径的覆盖度和推进速度,均处于世界前列。目前,我国已上市7款疫苗产品,所属单位分别是国药中生武汉所、北京所、北京科兴、智飞生物、康希诺、康泰生物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多种技术路径的疫苗研发在同步进行,已上市和正在研发的技术路线主要集中在灭活、重组蛋白、病毒载体和mRNA疫苗。随着疫苗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我国疫苗种类将更加丰富、防御效果更显著。

康希诺生物(06185)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收入同比下滑及利润端亏损,主要由于新冠疫苗需求量同比大幅下降,以及产品价格调整所致。公司销售及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对利润端也造成较大影响。预计康希诺生物一季度收入下降及利润波动主要受新冠疫苗商业化价值波动及费用波动影响较大,23年MCV系列产品有望恢复准入及放量节奏,带动公司非新冠疫苗产品收入增长。公司疫苗研发实力雄厚,多条研发管线顺利推进,在研重磅品种储备较多,商业化前景可期。

当期运营成本增加影响毛利,各项费用率同比上升。2023年一季度公司毛利润0.35亿(-89.92%),毛利率35.17%(-35.10pp),主要由于当期运营成本增加所致。2023Q1公司销售费用0.55亿元(+60.24%),销售费用率54.68%(+47.81pp);管理费用0.61亿元(-5.54%),管理费用率60.22%(+47.38pp);研发费用1.50亿元(-4.71%),研发费用率148.94%(+117.47pp);财务费用0.06亿元(-36.15%),财务费用率5.78%(+3.96pp)。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率提升,主要因收入基数下降所致。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45亿元,去年同期-5.98亿元,主要系采购原材料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所致。

疫苗行业规模空前扩张,未来有望进一步增长。国际新冠疫情给世界生物制药行业 的发展格局带来深刻影响。疫苗行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一跃成为生物制药板块的聚焦点。随着医学领域技术的不断提高,mRNA疫苗可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肿瘤等领域,逐步替代了传统疫苗。“十四五”医药工业规化的出台,相关研究关管线不断推进,明确指出:紧跟疫苗技术发展趋势,支持建设MRNA疫苗,提高疫苗供应链保障水平。全球人口数量超过76亿,为达到群体免疫效果,新冠疫苗接种率需要达到60%-80%,取中间值70%来计算,全球有超53亿人需要接种新冠疫苗,mRNA疫苗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2025年全球mRNA药物市场规模将达51.2亿美元。

未来,新冠疫苗企业持续研发输出加强疫苗,服务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可兼顾对海外新增量市场的开拓。未来,mRAN疫苗将成为各国的研发重点。我国也将在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等共同推动下,实现技术突破,将其大规模应用到序贯接种之中,增强国民对于持续变异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目前纵观全球,疫苗分配结构性失衡,低收入国家疫苗覆盖率 较低,及新兴国家因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疫苗接种需求亦在不断增加,疫苗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可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疫苗行业 2021-2025 年将持续以17.3%的复合年增长率不断发展,预计 2031 年国内疫苗市场份额将占据全球市场份 额的 43%。

据介绍,目前预约的“吸入式”新冠疫苗实施免费接种,仅针对18岁以上人群,且为加强免疫接种,需已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包括北生、科兴、武生疫苗)或康希诺重组新冠疫苗后满6个月。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市民目前仅需接种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据悉,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剂型与灭活疫苗序贯加强免疫可以显著增强免疫应答。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新冠疫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我国新冠疫苗行业的供需状况、新冠疫苗发展现状、新冠疫苗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新冠疫苗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新冠疫苗行业的发展建议、新冠疫苗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新冠疫苗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新冠疫苗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新冠疫苗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新冠疫苗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在形式上,新冠疫苗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新冠疫苗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新冠疫苗行业的大事记等,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新冠疫苗行业全景图。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掌上河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4   联系邮箱:315 541 1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