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飞兄弟不得不收敛“野心”,向现实低头。
始于1999年,罗飞、罗云兄弟联手创业做奶粉、营养品及护理生意,依托明星营销等,让合生元伺机崛起。如今,在港股上市的健合(H&H)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合集团”,01112.HK)已经成为知名的国际性公司,覆盖婴幼儿、成人以及宠物的三大领域。
(资料图)
除了明星代言,罗飞推动健合集团崛起的密码,是全球疯狂并购收购,累计耗资超过百亿。
2019年,罗飞曾宣告,2022年营业收入目标200亿元,但如今,其将目标下降至100亿元。“野心”收敛的背后,是健合集团发展远低于预期。
奶粉行业整体承压,罗飞押注营养品领域。但是,健合集团资产负债率居高,79亿元商誉悬顶,行业竞争加剧,诸多挑战面前,罗飞的突围之路,注定崎岖坎坷。
靠两次投机取巧崛起
神秘低调的罗氏兄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但其发家之道甚少为人称道。
公开信息显示,1994年,出生于海南的罗飞,与其兄罗云奔赴广州打拼。精明的罗飞选择在广州创业,成立广州市百好博有限公司,给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化妆品公司供应香精、香料。拥有华南理工大学工业发酵硕士学位和微生物工程学士学位的罗飞、罗云兄弟,堪称是如鱼得水,化妆品行业当时的暴利,让他们顺利挖到了第一桶金。
在与国内外日化、食品原料企业接触过程中,罗氏兄弟嗅到了商机。1999年,罗飞、罗云兄弟成立广州合生元,主打益生菌,并于2000年注册合生元商标。
初期的合生元发展并不顺利,只推出了“苹果粉固体饮料”“山梨粉固体饮料”等营养粉,进入刚萌芽的母婴店渠道与相对低门槛的单体药店,与罗氏兄弟的期望相距甚远。
2002年,对于罗氏兄弟而言,是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年,合生元与法国拉曼公司战略合作,正式开启合生元的“益生菌王国”。就在当年底,国内SARS疫情暴发,被称为能改善提升免疫力的合生元益生菌被市民视为抗击疫情“良药”。
这中间,是否有人故意为之,至今不得而知。合生元益生菌因为被视作“良药”而迅速打开了市场。颇具商业天赋的罗飞趁机造势,不惜重金聘请明星代言,一句“宝宝少生病,妈妈少担心”广告语击中了妈妈们的心坎,“合生元益生菌”也因此热销。2007年,在几乎无竞争对手的领域,合生元益生菌销售收入高达2亿元左右,并支撑了健合集团营业收入长达20年。
尝到婴童食品的甜头后,罗飞谋划进入婴幼儿奶粉领域。但是,惠氏、雀巢、雅培、美赞臣、多美滋等外资品牌,叠加完达山、伊利、南山等内资品牌,行业竞争激烈,罗飞想要从中分走一块蛋糕,谈何容易。
2008年,轰动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降至冰点。此时的罗飞,商业嗅觉爆棚,他另辟蹊径,在法国注册合生元公司,在国内以“法国合生元”的名义推出婴幼儿奶粉,法国合生元奶粉对外强调采用欧洲奶源原罐进口,以超过300元/罐的高价在一批洋奶粉中杀出一条血路。这一顿操作的背后,所谓的法国合生元公司,注册资金只有1万欧元。
当时的合生元称,公司从法国引进原装进口配方奶粉系列,过程中伴随着全球创新研发、品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2010年,合生元登陆港股市场。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6亿元、净利润2.66亿元。而在2007年,其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只有1.88亿元、0.17亿元。到2013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达到45.61亿元、8.21亿元。短短几年,实现了惊人增长。
2013年,因价格垄断,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惠氏、雅培等六家奶粉企业进行处罚。其中,合生元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主动整改,被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共计1.629亿元。销售额6%的罚款,在这六家被罚企业中,处罚是最重的。
与此同时,当时的合生元被人发现,所谓的“法国合生元”是“假洋品牌”。
百亿并购后增收不增利
相传为了摘掉假洋奶粉标签,罗飞推动合生元大规模并购扩张。
根据公开信息,2013年,合生元入股法国著名乳制品生产商IsignySainteMère(ISM)。2015年、2016年,合生元耗资102亿元,收购澳大利亚知名保健品品牌Swisse。同期,公司还收购了美国有机婴幼儿食品品牌HealthTimes以及法国母婴护理用品品牌Dodie。
2017年,在法国合生元奶粉推出的第10年,合生元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终于在法国市场上市销售。
全球收购之时,为了体现真正的国际化,合生元进行更名。2017年5月22日,罗飞在合生元经销商大会上宣布,合生元集团正式更名为“健合集团”。
2018年,健合集团收购法国有机婴幼儿食品品牌GoodGot。近年来,健合集团切入宠物营养赛道,先后收购了宠物营养品牌SolidGold及美国线上宠物营养品品牌ZestyPaws。其中,2021年8月,公司宣布收购ZestyPaws100%股权,交易作价6.1亿美元。
疯狂收购推动健合集团的资产规模急剧扩大。2022年底,其总资产为209.63亿元,较2012年底的35.33亿元增加174.30亿元。
超百亿收购之后,健合集团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3.82亿元,2018年营业收入达101.32亿元,首次突破百亿。
就在2018年,罗飞暴露“野心”,定下目标——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140亿元。
2019年,罗飞将总裁职务让给安玉婷,但仍担任董事会主席。安玉婷于2010年加盟健合集团,先后担任过国际合作总监、Swisse中国区执行总裁、集团战略与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以及公司多间附属公司董事、集团首席战略官等多个职位。
当年,安玉婷提出了新的营收目标,2023年达到200亿元。罗飞为其开出了超过3000万元的天价薪酬。但在去年,安玉婷黯然离职。
天价洋总裁离职的背后,是健合集团经营未达预期。2019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9.25亿元、111.95亿元、115.48亿元、127.76亿元。
虽然营业收入与目标相距甚远,但整体上是在持续增长,与之对应的净利润,则是大幅波动。2014年至2018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07亿元、2.51亿元、9.54亿元、9.33亿元、8.43亿元。2019年至2022年,净利润为10.05亿元、11.37亿元、5.08亿元、6.12亿元。2022年的净利润,比10年前的2012年还要低。2012年其净利润为7.43亿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6.08亿元,同比增长27.97%,但仍然明显低于2019年及2020年同期。
押宝营养品突围恐难如愿
面对残酷的现实,罗飞“野心”收缩,并寻求突围。
今年7月,健合集团中国区CEO李凤婷宣布新的营业收入目标,2023年为100亿元,2025年冲击120亿元。这一目标,较此前的200亿元已然腰斩。
从目前的营收数据看,这一目标甚至有些低。罗飞为何大幅下调营收目标呢?
今年上半年,健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9.81亿元,同比增长17.2%。据此判断,下半年营收较上半年将大幅缩水。
健合集团的经营确实存在挑战。今年上半年,一直贡献营收半壁江山的婴幼儿营养与护理(BNC)下滑,婴幼儿配方奶粉收入下降10.2%。合生元婴幼儿益生菌及营养补充品收入同比增长48.7%,拉动了公司收入增长。
基于此,罗飞将突围的希望寄托在营养品领域,表示将深耕中国,布局全球;聚焦营养,健康未来。
罗飞作出调整的背后,是伴随着国内生育率下降,奶粉行业整体承压,营养品领域市场空间更大,增长较快。
但是,罗飞能否从营养品领域分到预期的蛋糕,还很难说。在这一领域,罗飞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奶粉行业都在寻新的出路,多家乳企发力营养品市场。公开信息显示,达能布局生命全周期营养业务,澳优布局了覆盖生命全周期的营养品矩阵,包括上百种乳类产品和200多种营养品,伊利等巨头也都有布局。
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营养品新品牌大举涌入市场,线上有1169个,线下有2.5万个,这其中,包括饮料及食品。这也说明,行业处于混战状态。
健合集团自身也有短板。首先,推动健合集团上半年的营养品收入强劲增长的Swisse斯维诗品牌,并不属于保健品,因而被归属于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之列。这,将会影响其发力保健营养市场。其次,历经此前的大规模收购后,健合集团财务压力明显。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21.38亿元,对应的短期借款14.48亿元、长期借款66.23亿元,长短期借款合计为80.71亿元。
财务费用方面,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2.87亿元、2.85亿元、5.26亿元,今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3.58亿元,同比增加1.06亿元。
高溢价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也是悬在罗飞及健合集团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有吞噬利润之虞。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账面商誉78.81亿元,占总资产的36.87%。
目前,年近六旬的罗飞担任健合集团董事会主席,其兄罗云担任非执行董事。在新的挑战面前,兄弟二人能否深度携手,找准出口,突出重围,值得继续关注。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Copyright 2015-2022 掌上河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4 联系邮箱:315 541 185 @ qq.com